
戶用光伏項目中,具體哪些行為被視為不規范呢?這里概括為五點。
第一、前期設計不規范。
我們在走訪中發現,一些地區的光伏電站在設計過程中,忽視了遮擋以及運維這兩項重要的因素。出現電站被樹木、煙囪、熱水器、電線遮擋等情況。另外很多電站組件是鋪滿屋頂,連腳走的地方都沒有,那么后期運維如何做呢?
第二、電站施工和安裝精度差。
農村光伏電站裝于屋頂之上,需要具備一定的抗風能力,而在實際項目中,很多電站沒有配重或者配重不足,結果一場大風過境,電站直接被掀飛。這樣的事情去年在河北發生過。另外在實際項目中支架連接缺少螺栓、螺栓生銹,支架基礎風化開裂等現象也很常見。
第三、線纜處理問題。
線纜雖然占據系統成本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各個重要設備的連接都少不了線纜的身影,線纜與組件、逆變器以及電網相連,那么線纜的接線就要注意了,是否進行了線纜套管保護,接線處是否出現裸露和松動。還要強調一點,組件逆變器接電線是否連接?一些電站發生火災,被雷擊等事故,都是因為沒做接地而引發。
第四、組件出現質量問題。
組件是光伏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和發電量相關,假若組件出現質量問題,那么這座電站發電量注定不理想。組件質量問題通常表現為使用降級組件、翻新組件,組件出現劃痕,隱裂,組件表面有熱斑存在等。
第五、組件不規范操作。
開篇我們提到暴利施工行為,就是不規范施工的一種表現形式,暴力施工會造成哪些隱患呢?如造成組件隱裂,縮短組件的壽命,影響用戶的發電量,另外在項目中有的安裝工人躺在組件上面午休,在地上推拉組件等,這些行為都是要不得的。
當用戶明白了這些不規范行為,在項目的設計、施工、安裝過程中提前做好預期,避免遮擋行為,掌握設備選擇的技巧,并且施工過程中提醒施工人員做好接線以及其他細節規范,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起到隱患預防作用,保證用戶的發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