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年有望現兩撥“搶裝潮”,分布式光伏有望超預期
我們認為在補貼下調好于預期,集中式電站有望在2018年年中、年底發生兩次搶裝潮。集中式電站標桿電價下調幅度低于之前行業預期,此外,還提出“自2019年起,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全部按投運時間執行對應的標桿電價”,意味著2019年之后不再有“630緩沖期”,導致2018年獲得指標的項目需要在2019年底完成搶裝才能享受當年電價。因此面對政策不確定性,我們預計明年年中和年底將出現兩次搶裝潮。

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下調,但由于其不受新增規模限制,我們認為分布式光伏具備較大發展潛力。不同于集中式電站,分布式光伏主要基于建筑物表面,就近解決用戶的用電問題,通過并網實現供電差額的補償與外送,是政策鼓勵發展的方向,因此近年來增速加快。10月3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7年前三季度能源形勢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新增光伏發電裝機中分布式光伏發電超過三分之一。前三季度新增光伏發電裝機4300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2770萬千瓦,同比增加3%;分布式光伏1530萬千瓦,同比增長4倍。

光伏扶貧有望繼續超預期。2015年12月24日,能源局印發《關于印發加快貧困地區能源開發建設推進脫貧攻堅實施意見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完成200萬戶的貧困戶的光伏扶貧建設,以每戶4.5kW估計,2017-2020年光伏扶貧電站指標約9GW。但截止目前,2017年各省份地面電站指標分配中已有8.54GW指標用于扶貧,光伏扶貧電站建設超預期。我們認為2018年隨著村級扶貧電站建設推廣,光伏扶貧帶來的電站裝機量將有望超預期。
2“隔墻售電”倒計時,助推分布式
據能源局網站11月13日消息,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根據規劃,明年2月第一批試點地區啟動交易,明年年中前總結評估試點工作并適時進行推廣。我們認為市場化交易政策的落地,體現電力體制改革“管住中間,放開兩端”持續推進,有利于提升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的參與度,提升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