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副會長王家華作為主持嘉賓首先簡要總結了本次論壇召開的重要意義,自2016年在扶貧日成功舉辦以來,論壇成為了國內非常重要的扶貧活動。今年在內容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升級,期望能夠廣泛動員社會,集聚各位同仁的智慧,共同為國家脫貧攻堅貢獻力量。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從精準扶貧標準化的角度給予參會代表一些啟示,他提出,思想認識是精準扶貧標準化的動力源泉。標準化是推進國家體系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手段,樹立脫貧攻堅既是目前的現實需求,也是標準化改革創新的有力探索。扶貧精準識別,產業開發等都需要有標準,精準扶貧的標準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支撐。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會長劉永富參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劉永富主任對所有的與會代表給予了指導性建議,他認為,脫貧攻堅是思想觀念的轉變,只有弘揚社會正能量才能真正的實現農村地區發展。劉永富主任還特別點名稱贊了中利,并對中利集團在縣域脫貧攻堅中的創新表示了贊賞與肯定。
中利集團—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國內戰略發展部總裁陳杰在論壇上作了題為“中利集團不忘初心、勇擔社會責任,創新推出貧困村光伏農場、實現包縣脫貧“的主題演講。
中利集團創建三十年以來,公司始終不忘回報社會,董事長王柏興本人和集團公司每年向貧困地區、受災地區捐資捐贈達千萬元以上;中利集團積極實施就業扶貧,近五年來,把部分產業投資到了青海、新疆、內蒙、寧夏等貧困地區,總投資超過50多億,投資建設了6個工廠,幫助貧困地區解決了4500多人就業(平均35000元/人以上的年收入),脫貧了4500多戶貧困家庭,也帶動了貧困地區配套產業等綜合發展。
演講中,陳杰還向與會領導及嘉賓推介發布了中利集團的創新三代光伏農場精準扶貧項目:第一代以商業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為主,創新“智能光伏+科技農業”疊加收益模式,實現了農民多種收益途徑:第一,每年支付農民土地租金;第二,將農業光伏下面的土地免費返回給農民耕種,中利光伏農業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持,幫助農民共同發展種植、養殖業獲得收益;第三,提供了農民就業收益。第二代”貧困村光伏農場“精準扶貧項目,以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為主,是“智能光伏+科技農業”的微型版,是按照“分布式、標準化、品牌化、可復制”的產業扶貧要求,以村為單位(每個村建設一個占地12畝,裝機容量不超過500KW)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實現包縣脫貧。第三代”家庭陽光農場“項目,是利用農民家庭庭院搭建的家用光伏扶貧項目,實現精準扶貧到戶。

中利集團—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國內戰略發展部總裁陳杰在論壇上作主題演講
各地的貧困縣代表對中利集團的創新脫貧項目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在下午進行的現場洽談簽約環節,中利集團與河南民權縣、寧夏吳忠市、湖南通道縣等13個貧困縣分別簽訂了“包縣脫貧”協議。

中利集團與貧困縣代表現場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