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億緯鋰能固態電池研究院成都量產基地正式揭牌,“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成功下線。
中央研究院院長趙瑞瑞博士詳細介紹了成都量產基地相關規劃,成都基地總面積約11000平方米,全面投產后年產能近50萬顆電芯。基地分兩期建設,一期將于2025年12月建成,具備60Ah電池制造能力;二期計劃于2026年12月實現100MWh年產能交付。
此次下線的“龍泉二號”為10Ah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達300Wh/kg、體積能量密度為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以及AI等高端裝備應用領域。
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博士表示,公司將通過“龍泉”系列電池開展多路線研發,推動技術迭代,為實現2025年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目標400Wh/kg、1000Wh/L,公司將加大資金、設備及研發投入,推進產業化進程。
在億緯鋰能24周年慶上,億緯鋰能表示,作為高體積能量密度致密能源的典型代表,億緯鋰能全固態軟包電池可實現-20℃~60℃寬溫工作,20MPa壓力下穩定運行。循環性能上,可以實現45℃@1C,2000圈以上的循環;存儲性能上,60℃滿電存儲28天,容量恢復率>93%,高溫存儲性能與液態電池相當;功率性能上,可以實現8C放電;安全性上,可以通過擠壓和200℃熱箱測試。
據了解,億緯鋰能采用三元正極、硅碳負極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組合。正極雙層包覆技術提高離子擴散并穩定晶格氧,外層鹵化物電解質防止副反應;負極使用低膨脹硅碳材料,并碳包覆抑制副反應,提供膨脹空間;電解質采用雙層設計,正極耐氧化、負極耐還原,同時通過顆粒粒徑調控界面粗糙度,實現機械互鎖,提高倍率性能。
在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億緯鋰能表示,公司已成功開發出Ah級硫化物基固態電池原型,百MWh的中試線預計在2025年投入運行。公司預計在2026年實現生產工藝突破,推出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態電池1.0;在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高比能全固態電池2.0產品。
中央研究院院長趙瑞瑞博士詳細介紹了成都量產基地相關規劃,成都基地總面積約11000平方米,全面投產后年產能近50萬顆電芯。基地分兩期建設,一期將于2025年12月建成,具備60Ah電池制造能力;二期計劃于2026年12月實現100MWh年產能交付。
此次下線的“龍泉二號”為10Ah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達300Wh/kg、體積能量密度為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以及AI等高端裝備應用領域。
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博士表示,公司將通過“龍泉”系列電池開展多路線研發,推動技術迭代,為實現2025年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目標400Wh/kg、1000Wh/L,公司將加大資金、設備及研發投入,推進產業化進程。
在億緯鋰能24周年慶上,億緯鋰能表示,作為高體積能量密度致密能源的典型代表,億緯鋰能全固態軟包電池可實現-20℃~60℃寬溫工作,20MPa壓力下穩定運行。循環性能上,可以實現45℃@1C,2000圈以上的循環;存儲性能上,60℃滿電存儲28天,容量恢復率>93%,高溫存儲性能與液態電池相當;功率性能上,可以實現8C放電;安全性上,可以通過擠壓和200℃熱箱測試。
據了解,億緯鋰能采用三元正極、硅碳負極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組合。正極雙層包覆技術提高離子擴散并穩定晶格氧,外層鹵化物電解質防止副反應;負極使用低膨脹硅碳材料,并碳包覆抑制副反應,提供膨脹空間;電解質采用雙層設計,正極耐氧化、負極耐還原,同時通過顆粒粒徑調控界面粗糙度,實現機械互鎖,提高倍率性能。
在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億緯鋰能表示,公司已成功開發出Ah級硫化物基固態電池原型,百MWh的中試線預計在2025年投入運行。公司預計在2026年實現生產工藝突破,推出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態電池1.0;在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高比能全固態電池2.0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