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SK On宣布將其“電池研究院”更名為“未來技術研究所”,以強化其在下一代電池技術上的戰略定位。
首任未來技術研究所所長、前研發本部長樸基秀表示,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技術競爭和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公司將以清晰的研發戰略為基礎,推動SK On成長為技術主導型企業。
未來技術研究所將圍繞全固態電池、磷酸鐵鋰(LFP)電池、方形電池等多元化化學體系和電池形態開展研究。特別是在未來技術的篩選和聚焦上,研究所已制定一系列短期戰略任務,著重提升價格競爭力與產品安全性,全力加快技術開發進度。
在成本優化方面,SK On將重點推進Cell to Pack(CTP,無模組化組裝)與干法電極工藝的商業化應用。CTP技術可省略模組組裝環節,將電芯直接集成進電池包中,顯著降低制造成本。研究所計劃在年內完成LFP和中鎳電池的CTP技術開發。
同時,干法電極工藝相比傳統濕法工藝無需溶劑干燥步驟,有助于減少設備投資與運營開支。未來技術研究所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建設干法電極工藝的中試產線,提升其商品化可行性。
在安全性提升方面,SK On也將重點投入半固態電池與熱失控防護解決方案的開發。半固態電池使用聚合物-氧化物復合電解質,比傳統液體電解質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目前,SK on一條半固態電池中試線正在運行,根據公司規劃,半固態電池樣品將在2026年底實現生產,標志著SK On在下一代電池商用化道路上的關鍵一步。